Q5:如何把治療的項目轉換成居家生活中可進行的活動?

  醫院能提供或是治療人員可以提供的治療時間,事實上是相當有限的。所以,回到家中,將治療的項目重點變化成透過居家生活中可進行的活動是十分重要的。要如何進行之間的轉化呢?首先可以在陪伴治療的過程中即提出詢問,治療人員可以教父母親在家中的活動有哪些可以幫忙延伸治療的項目。再者,父母親也可以請教學前特教老師,有哪些日常的活動,可以同時訓練協助治療目標的達成。

Q6:發展遲緩兒童是否只需要醫療復健協助?

  發展遲緩兒童不是只需要醫療復健協助而已,需不需要醫療復健,是不是只需要醫療復健,要視孩子的個別的情形而訂。每一位發展遲緩兒童表現出發展速率緩慢或順序異常的領域都不一樣,需要哪些協助,其實是必須視診斷評估的結果來定。有些孩子可能只需要醫療復健,但也有些只需要認知訓練,也或者有些孩子會需要更多其他的協助。

Q7:復健是不是做越多、做越久愈好?

  其實不是的,復健需要的量多少,是要經過評估的。但除了復健之外,在日常活動中幫助孩子有自然練習的機會是重要的。

Q8:醫療復健會不會需要花很多錢?

  在臺北市三歲以下的孩子在醫療院所進行復健治療是可利用免費醫療服務得到協助的。不在臺北市的孩子只要在醫療院所經過診斷評估並提供的醫療復健是可以得到全民健保給付的。只有醫療健保不給付的部分才會需要自付費用。目前在福利機構提供的復健服務通常是要自付費用,只有少數與醫療院所合作,同時得到健保局同意的單位,才可以利用健保給付醫療復健服務的費用。
  大部分目前在醫院診所提供的復健均是健保付費的,因此可以稍減輕家庭的負擔。

文/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家佑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